志愿者徒步14个月绘成南京水文化旅游图2012-12-17 admin 2012-12-17 09:56 1251 人阅读 0 条评论 南京水文化旅游图(局部)“流不断,长江淼;拔不倒,钟山峭……”这是清代文人郑板桥诗词中对南京山水城林的描述。南京河多、湖多众所周知,但究竟有多少你知道吗?昨日,南京一个致力于水环境保护的公益组织发布了首张手绘“金陵水文化徒步旅游地图”。 志愿者走遍南京124条水域 秦淮河源头水质最好 中和桥水质差 从事技术设计工作的叶霄煜先生出于对南京水文化的喜爱和对南京水环境保护的关注,成立了南京爱心之旅服务中心。2011年7月至2012年9月,爱心之旅合作爱德基金会,开展了“绿水行动”。叶先生表示,这个活动旨在倡导环保理念,每月一次组织市民参与,参与水域探访的志愿者上至80岁的老者,下至幼儿园的孩子。 记者在沙龙现场采访了志愿者陈女士,她从事的是财务工作,出于对南京的水环境的关注,工作之余时常参与“绿水行动”。陈女士向记者介绍,历时14个月的活动里,志愿者们一共徒步探查了南京124条水域,包括主城区72条,江宁区11条,溧水县11条,高淳县9条,浦口区7条,六合区14条。“探查中我们不但拾取水源周围的垃圾,还在发现河道污染问题后,向有关部门通报。除此之外,我们还对河流进行采样,交给自来水公司检验部门的水质顾问,由他们检测分析水源的水质。” 在由“绿水行动”提供的水质报告中,记者发现,倍受市民关注的秦淮河段水域中,秦淮河源头,宝华山段是这次探查活动中所见水质最好的地方;杨桥北、罗托鲁拉小镇、小龙湾、秦淮新老岔口的水质大致良好,水环境质量标准为一类或二类;而银龙花园和中和桥的水质较差,水环境质量标准为三类或四类。 因为水源被铁丝网围住了 野生动物窜到马路上 参与“绿水行动”的志愿者刘老先生,是南京财经大学的教授,头发花白,七十有余的他依旧十分热衷参与保护南京水环境的公益活动。“我不是本土的南京人,早年因为工作关系来到南京。我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多走走看看,多了解南京的水文化,绿水行动也使我感悟很多。”他说。 谈到“绿水行动”中印象最深的一次徒步探访,刘老先生回想起今年4月14日探访紫金山北麓水库的一幕:“那次我们探访了‘友谊水库’和‘上黄马水库’、‘下黄马水库’,却发现这三个水库都被铁丝网包围住了,我们没办法进去。”水库本是建为民用,福利大众的,怎么会被层层包围住呢? 刘教授告诉记者,由于开发商的过度开发,“友谊水库”成了保护区的“别墅区”。而另两个水库,则整个被铁丝网包裹其中。 如此一来,每到天气干旱的时候,紫金山上“居住”的野生小动物们就很难寻觅到水源。层层铁丝网拦住的不仅是市民的探访,更是野生小动物们的生命之源。刘教授忧心忡忡地表示,很多野生动物正是因为难觅水源,才会乱窜到公路上,上演被行驶车辆撞伤甚至撞死的惨剧。 刘教授的一番所见所感,引起了参与水库探查的志愿者王先生的共鸣。王先生表示,一些排水口外的溪水中充满着被污染的乳白色垢污,空气里都飘着化学洗涤剂的味道。这三座水库的生态现状不容乐观,希望政府和市民都能有所行动,珍惜保护南京这个美丽绿都的人文和自然资源。 文化遗产保护专家认为 秦淮河的美在于“泊”字 “绿水行动”发布的“金陵水文化徒步旅游地图”上详细描绘了南京城里的百条河道湖泊,非常值得市民沿着金陵潺潺之水观光旅行。 南京艺术学院文化遗产保护著名学者陈红雨认为,作为南京的母亲河,中国第一历史文化名河,秦淮河的水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增强秦淮河的观赏性有很利于保留和弘扬秦淮水文化。 “秦淮水文化不该放在博物馆里,也不该摆在社区的宣传橱窗里。”陈红雨建议开设“河上公共汽车”,从秦淮入江口三岔河开始,沿途沟通中华门、月牙湖,用电动船的方式,运载乘客。陈红雨认为,这样一来,不仅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公路交通的拥堵,又可以让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泊船的方式,更恰当更贴切地感受秦淮的水文化。 谈话中,陈红雨强调,秦淮河的美,在于“泊”字。沿途走,放眼看,都是不够的,秦淮的“游船文化”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我们这一代有义务保留和弘扬这一文化。收藏 赞原文链接 本文地址:https://123bb.cn/?id=79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点赞 赞赏 分享: PREVIOUS:“妈妈,我已经等您七年” 南京志愿者“送爱进山” NEXT:季建业邀民间组织负责人座谈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保护 文章导航
南京水文化旅游图(局部)